新闻中心
News Center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网站,其内容涵盖气候科学、气候政策和能源政策的最新发展
中国的碳排放此前在2021年年中达到过阶段性峰值,随后开始下降(图1)。这反映了由于新冠疫情,能源需求暂时下降。随着经济复苏,排放量继续上升,然后达到新高。碳简报认为,由于清洁能源供应的结构性增加,2024年3月的排放量将为最高峰。据估计,2025年第一季度的排放量同比下降了近2%。
发电是中国最大的排放源,约占总量的60%。虽然中国的电力需求仍在增长,但对太阳能、风能和核能发电的大规模投资减少了电力行业的排放。
第一季度,对清洁能源的投资使得火力发电(煤炭和天然气)发电量同比下降5%,同时满足了电力需求增长3%。更环保的发电组合使该行业的排放量比2024年第一季度下降了近6%。
中国确实是在继续投资新的燃煤电厂。一些外国媒体认为,这些项目表明中国对待气候变化并不认真。然而,事实上,新工厂效率更高,是中国二氧化碳减排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碳简报指出,第一季度,生产等量的电力所需的煤炭量同比下降了近1%。
交通运输的排放量约占中国总排放量的9%。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欢迎,这一部分排放量也在下降。在截至今年5月的12个月里,电动汽车的月平均销量超过了120万辆。而在2021年5月,这一数字仅为20万辆(图2)。卡车运输燃料从柴油转变为液化天然气供能也在降低运输排放方面发挥了作用。
碳简报指出,煤化工行业正在迅速扩张,这是中国应对对外国石油和天然气依赖的举措。虽然煤化工行业的排放量在上升,但钢铁和水泥行业的排放量受到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的限制。
尽管如此,碳简报认为,即使这些周期因素起了作用,排放量也不太可能增加。这是因为第一季度清洁发电的增长超过了长期需求的增长
第一季度的清洁能源投资是长期趋势的一部分。自2021年底以来,中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发电量增长超过50%。太阳能和风能占这些装置的83%(图3)。新建火力发电厂仅占13%。
为了实现减排目标,中国正在朝两个方面努力——既要降低GDP的能源强度,又要降低能源供应的碳强度。过去15年来,中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假设今年中国GDP增长5%,碳排放量保持在124亿吨,能源需求增长3%,那么与2010年相比,中国的实际GDP将增长150%,而能源消费仅增长70%,碳排放仅增长44%(图4)。
2010至2019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占实际GDP的比例均迅速下降(图5)。从那以后,中国经济能源强度只是略有下降。减排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对低碳型能源结构的投资。
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2023年,中国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近三分之一,与欧洲、美国和俄罗斯大致相同(图6)。
从人均的角度来看,中国并不是碳排放大国,因为中国人过着碳集约的生活。与G20成员国相比,中国的人均排放量适中(图7)。从消费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为7.2吨,位于英国和意大利之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约为德国和日本的四分之三,仅为美国人均排放量的44%。因此,如果中国碳排放量提前达到峰值,那么它的第一个关键含义是,这种稳定是在人均碳排放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发生的,至少对于一个主要工业国家来说是这样。
第二个关键含义是,全球排放将显著放缓。图8显示了2013至2023年全球主要地区的碳排放量演变情况。在这十年中,中国的排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放量增长最多,其次是印度,然后是其他亚洲国家。俄罗斯的碳排放量也小幅上升。相比之下,欧洲、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碳排放量有所下降。2013至2023年,全球碳排放量增加了25亿吨,其中中国的碳排放量增加了19亿吨。如果中国的排放量已经见顶,那么全球排放量增长的主要来源就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已经被消除了。
在描述气候变化的挑战时,科学家们谈到了全球碳预算。这是在将全球变暖限制在特定水平的情况下可以排放的最大二氧化碳量。为了遵循碳预算,世界必须迅速减少排放。图9显示了从2024年的实际水平出发,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度、1.7度和2.0度的排放路径。
如果中国提前6年实现碳达峰,那么将有助于扩大全球碳预算。为了说明这一点,考虑两个场景。在早期达峰的情景中,到2030年,中国的排放量将保持在2024年的水平,然后以线年达到零排放。在另一种情况下,我们假设中国的碳强度没有改善,那么到2030年,碳排放量将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相同。我们使用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对中国GDP增长的预测。从那时起,至2060年,排放量都将呈线性下降(图10)。
在2025至2060年之间,相对于另一种场景,中国排放量的早期达峰节省了570亿吨二氧化碳(这是图10中绿色和蓝色虚线之间的差值)。节省量比2024年的全球排放量多40%。它还扩大了碳预算,从而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7度的年限延长了10%。
从截至今年5月份的数据来看,预计今年的排放量会下降似乎是合理的。与2024年前五个月相比,发电量同比增长了2%。然而,火力发电同比下降了2%。相比之下,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了41%,风力发电同比增长了17%。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66%的电力来自火力发电。与前几年相比,这一比例急剧下降(图11)。
虽然最近的成果令人鼓舞,但我们正处于一个长达数十年的降碳过程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继续大力投资绿色能源。根据中国的长期碳排放战略,到2060年,非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费中的份额必须上升到80%(图12)。
就在一些国家不愿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之际,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导者。中国的碳排放量似乎出现了早期达峰的迹象,这有三个关键意义:人均排放量稳定在较低水平上,全球排放量从此将增长得更慢,全球碳预算的限制也有所放松。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中国的早期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