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7月25日,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结果揭晓,晶科能源凭借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的卓越实践,荣获“ESG新标杆企业奖”。该奖项是由证券之星联合妙盈科技等专业权威机构,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等指导下设立的ESG领域权威奖项,旨在挖掘并表彰在环境(如低碳减排、绿色供应链)、社会(如乡村振兴、公益慈善)及公司治理(如合规管理、风险防控)三大维度实现卓越实践,推动经济效能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的企业。
晶科能源的获奖绝非偶然,其2024年在ESG领域的深度耕耘与突破性成就,生动诠释了一家行业龙头如何将可持续发展基因融入血脉,以行动力定义新标杆。
在环境维度,晶科能源的2024年堪称一场贯穿全价值链的绿色跃迁。其核心动作是发布清晰的“气候战略图谱”,以三大支柱“运营带动产业减碳”、“产业拓展多元脱碳”、“服务助力全球零碳”驱动低碳转型。最引人瞩目的成果是Neo Green组件。这款组件由“零碳工厂”供能生产,实现了“用太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登录网站阳能生产太阳能”的产业闭环,显著降低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
这背后,技术创新是降碳的核心引擎。晶科能源截至ESG报告期,第27次刷新世界纪录,N型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3.84%;其储能系统SunTera G2实现20年超长寿命与高效温控。这些技术突破直接赋能产品低碳化:2024年,经简化LCA认证的N型产品出货占比达99.7%,经完整LCA认证的占比达95.1%,显著降低了全球客户的碳负担。
与此同时,循环经济理念同样贯穿始终。公司通过产品可回收设计、再生材料导入、包装减量及废旧组件回收,构建了光伏产品的绿色生命周期。厂区243.7MW屋顶光伏年发电21.3万MWh,节能技改项目年节电近11.3万MWh,节水项目实现节水798.78万吨,彰显了资源利用的高效与智慧。这一系列硬核数据背后,是晶科能源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实践。
而为这些实践作支撑的则是晶科能源坚实的治理根基。对此,晶科能源在2024年将治理体系升级至新高度。
具体来看公司创新性地将原有的ESG管理委员会升级为“风险合规与ESG管理委员会”,构建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层治理架构。这种自上而下、权责清晰的架构,确保了ESG理念从战略到执行的无缝贯穿。
也为晶科能源在透明与合规带来核心动力。公司严格遵循国内外法规,建立了覆盖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内部控制的完善体系。报告期内,公司依据国际标准GB/T 35770-2022/ISO 37301:2021深化合规体系建设,发布《合规管理手册》,并将气候变化、数据安全、供应链责任等7大议题列为合规管理重点方向。其信息披露连续两年获上交所最高评级“A级”,展现了监管对晶科透明度的充分认可。正是这种对治理“硬功夫”的锤炼,为公司行稳致远奠定了最可靠的基石。
此外,晶科能源的ESG实践始终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公司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责任生态圈。
其中对人的尊重是起点。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劳工权益保障体系,制定年度 ESG 审计计划,通过对生产基地的现场审核、纠错、整改与汇报工作,闭环提升员工权益保障水平。在员工构成上,报告期内,员工总数超3.3万人,女性管理层占比提升至19.94%,少数民族员工超1,293名。公司对“小晶通高管”平台进行全面升级,新增文化认可、互动圈子、晶科头条、荣誉表彰等模块,通过积分激励机制,为员工打造有趣、有料、有爱的线上沟通家园。
报告期内,“小晶通高管”平台共计收到员工反馈 2,563 条,反馈处理率为 100%。
对供应链责任是延伸的臂膀。晶科将ESG深度融入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100%重点供应商签署《供应链合作伙伴行为准则》,100%完成ESG审计。更推出供应商ESG能力建设计划,从合规雇佣、环保合规等基础行动,到节水降碳、多元化等拓展行动,带动产业链整体提升。这种负责任采购的理念,使晶科获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对社区与全球普惠是责任的远方。国内层面,自 2018 年以来,累计捐赠 2,000 万元建设横峰青苗实验小学。同时,晶科高管联合捐资设立“奇点”奖学金,帮助横峰青苗实验小学学生按照自身兴趣与潜能实现发展。国际层面,在加纳特马自由区,晶科TOPCon技术助力非洲最大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24,750MWh;在赞比亚,公司建设的职业技术学院光伏储能电站为当地教育与能源转型提供双重支持。
当我们回看晶科能源的ESG答卷,答案早已写进每一块由“零碳工厂”生产的组件、每一座为荒漠添绿的电站、每一位获得公平发展的员工身上。这份荣誉不仅是肯定,更是对“改变能源结构,承担未来责任”使命的生动诠释。正如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所言:“科技是一种能力,向善是一种选择。”在碳中和的宏大叙事中,晶科能源正以治理为基、绿色为脉、责任为魂,将ESG的基因密码转化为领跑行业的澎湃动能。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